2020-08-08 14:01 来源:澎湃新闻·澎湃号·政务
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于7月3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。
习近平总书记宣布:“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!”现场响起热烈掌声。
2000年到2020年,59颗卫星悬挂深空,“中国的北斗”终于一跃成为“世界的北斗”。
你可知道
北斗卫星导航系统
除了导航还能发挥哪些作用?
这样的“大国重器”
跟水文又有着怎样的关系?
北斗卫星通信已应用于水利部流域机构和省(市)水文部门的应急监测、自动测报、水质自动监测中。
让我们先睹为快吧!
水文应急监测
江苏省配备了4台可移动水雨情应急监测站,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采集、处理、传输。在4G网络覆盖区域,系统选用主信道GPRS通信;而在偏远地区,且公网数据业务未覆盖区域,系统自动切换至北斗卫星通信,确保水文应急监测任务圆满完成。比如面对决口险情,江苏省水文局应急监测队可以立刻对决口形态及流量开展实时监测,在溃口处临时架设水位、流量应急监测终端,对水位、流量进行实时采集、处理,并通过北斗卫星、GPRS等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指挥中心,大大提高应急响应速度。
水雨情应急监测站
北京市引进北斗通讯技术作为自动化采集系统的通讯备用信道,共建设176个自动雨量采集站及52个自动水位采集站。2017年,北京北部山区发生强降雨,公网通讯全部中断,北斗通讯设备将降雨及河道水情及时上传到水文数据中心,在防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水文自动化雨量信息采集系统
浙江省对全省1290个重要水文测站进行升级改造,在现有公网通信方式基础上,增加新型高可靠的北斗卫星信号传输通道。今年6月30日凌晨,新昌县普降暴雨,南明街道班竹村3小时雨量达122毫米,突破历史最高值。暴雨中,发生山体大面积滑坡,裹挟着山石、树木的泥石流袭击了整个村落,冲毁、冲垮了29间房屋。幸运的是,由于及时预警,该村63名村民在灾害来临前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,无一伤亡。“稳定的北斗卫星信号传输通道确保我们预警及时。”新昌县水利水电局防汛指挥中心主任潘新华说。
一体化卫星通讯模块,也叫卫星蘑菇头。
自动测报
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2002年将北斗卫星短报文技术成功应用于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,实现了北斗卫星在水文信息传输中的应用,并于2005年在长江118个中央报汛站中通过采用北斗卫星与GPRS两种互为备份、自动切换的传输方式实现了自动报汛。自主研发的采用北斗卫星技术的YAC系列遥测产品不仅解决了偏远地区数据传输困境,并在时效性、可靠性等方面实现了水情信息采集、传输质的飞跃。
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2003年开始采用北斗卫星作为偏远地区的报汛信道,目前有214处水文、雨量站采用北斗卫星作为主信道或备用信道报汛,同时帮助新疆偏远地区无GPRS信号的水文站安装应用北斗卫星通信系统,数据传输正常,效果良好。
水文监测站数据传输示意图
黑龙江省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有819套北斗卫星通信终端设备,2套用于接收信息的北斗卫星指挥机,系统各测站有GPRS信号的,采用GPRS为主信道,北斗卫星作为备用信道,在黑河、大兴安岭及伊春等偏远且公网未覆盖地区,以北斗卫星为主信道发送数据,这样既保证了数据时效性也为防汛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。
水质自动监测
太湖水质自动监测是预防水华和湖泛,确保太湖安全度夏的重要举措。由于部分太湖自动监测站坐落在四面环水的岛上,公网数据基站信号没有覆盖,且无法接入有线通信线路。今年,江苏水文在太湖水质自动监测上,将采用北斗卫星通信组网方案进行监测数据的传输。
太湖湖中的水质自动监测站
在8月3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
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表示:
北斗已经着手下一代技术的发展,
2035年前将建立一个
更加智能、更加泛在、更加融合的系统,
这些系统将是一个从深海到室内、
到地面、到深空,空天地海一体,
能力更强、更安全、更可靠的系统。
当发展中的北斗遇上水文,
还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还能开发出什么应用?
让我们拭目以待!
来源 | 水利部水文司 新华视点 江苏水文 长江水文 黄河水文 北京水文